目前我市已进入雨季汛期,各类动物疫病易发,对畜禽生产安全造成了很大影响。为全力做好汛期养殖业动物防疫等工作,保证畜牧业生产安全,提出畜禽养殖业雨季汛期生产管理技术措施:
一、保护畜禽及饲料,做好畜禽栏舍的加固检修等工作。
1、转移低洼地方的饲料和饲养的畜禽到高处无水浸的栏舍,搭盖临时圈舍和隔热性能好的凉棚,避免畜禽受强降雨的袭击。做好饲料饲草的贮藏工作,防止雨淋和霉烂变质。
2、检查、加固栏舍,检修所有栏舍、饲料和药物仓库的屋顶和门窗,发现有漏的地方要及时修补,避免畜禽被淋以及饲料、药物受潮。
3、销售处理到达上市日龄的畜禽和达到淘汰日龄的种畜禽,以减少损失。
4、及时储备饲料、消毒药品、免疫疫苗和防疫器械等物资,防止汛期道路中断影响正常生产。
5、检查、疏通排水沟。仔细检查场内电线线路,确保供电正常。
二、做好汛期畜禽饲养管理。
1、保证畜禽饮水清洁,杜绝喝脏水,更不能喝被畜禽排泄物或畜禽尸体污染的水。
2、畜禽饲料营养全面,杜绝发霉变质的饲料。饮水或饲料中补充多维、电解质等保健、抗应激药物,并加一些抗菌药物,以增强畜禽机体抗病力,防止继发感染和细菌性疫病的发生。
3、强化消毒,彻底消灭病原。暴雨过后的养殖场,极易孳生各种病原微生物。为此,畜主应及时清理淤泥和脏物,并对场内所有栏舍、道路、饲槽、用具及养殖场周围环境进行严格消毒,以全面、彻底地消灭场内已有的或外界传入的病原菌,严防疫病发生。
4、做好通风工作。汛期通常风雨交加,应关好门窗,但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,以防一氧化碳等气体中毒,导致死亡。可在风弱雨止的间隙及时打开半窗换气。如有换气设备的畜禽舍可定时通风换气。及时清理舍内粪便,更换潮湿垫料,尽量保持舍内干燥,避免湿度过大和氨气过多而引发疾病。
5、做好污染治理工作。及时做好畜禽舍周围的排水,清理出的畜禽粪便要远离水源,进行集中堆积发酵处理,避免积水和畜禽排泄物造成环境污染,影响畜禽生产安全。
6、无害化处理动物尸体。在汛期溺死的畜禽,应及时打捞运走尸体,将病死动物投入无害化处理池(化尸池),或在远离水源、地势高燥的地块挖坑进行深埋处理,并对相关场地进行严格消毒,防止病菌传播危害人畜安全。
三、做好汛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。
汛期,各类动物疫病易发。对此,一是要密切监测抗体水平,开展紧急免疫,特别要对超过免疫保护期和新补栏的畜禽进行一次紧急补免,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%。二是严密注视疫情动态,一旦发现畜禽发病急、传播迅速、发病率高或死亡率高等异常情况后,应立即向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报告,并配合政府部门做好疫情的处理工作。三是加强消毒灭源和发病畜禽的诊治,防止疫情发生和传播。四是加强畜禽运输、加工、储藏环节的检疫监督,严厉打击经营病死畜禽的不法行为,确保人畜安全。(市畜牧兽医站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