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养猪业正朝着规模化、集约化方向发展,小散户纷纷退出养猪业,再加上2014年全年行情不景气、饲料价格不稳定和2015年的新环保法许多猪场选择退出。据农业部数据显示,2015年5月份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0.1%;能繁母猪存栏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5.5%。我县目前外三元猪收购价格已高达18.4元/公斤,十分看好后期猪价“破九冲十”。分析其原因,主要有以下几点:
一、能繁母猪存栏急剧下降。去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低迷,生猪养殖产业亏损严重,规模养殖场通过缩减能繁母猪存栏积极应对,能繁母猪存栏下降导致商品肥猪出栏大幅下降。 根据农业部的数据,2014年6月,全国能繁母猪4600万头,而2015年5月,全国能繁母猪的数量只有3900万头,同比减少了15%。
二、散养户加快退出。近年来,养猪成本上涨、价格低迷,生猪养殖产业微利甚至亏损,部分散养户退出养猪行业,外出打工或从事其他产业。同时,受融资难、用地难、环保压力大等因素制约,生猪规模养殖增速放缓,规模养殖增加量低于散户退出造成的生猪出栏减少量,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生猪市场供应趋紧的局面。根据农业部的数据,2014年6月,全国生猪存栏量在4.3亿头左右,而2015年5月的数据只有3.86亿头左右,同比减少了10%。
三、环保压力前所未有。2015年环保压力将大于以往,在国家新《环保法》出台后,养殖户或许已意识到了环保压力的问题。环保的压力,让整个养猪业在2015将会进入一个调整期,不符合环保要求的、技术不过关的都将被淘汰掉。据了解,福建省自2014年至目前累计关闭拆除禁养区猪场5万多家,减少生猪存栏463.1万头。上海、广东、浙江、江西等地在划分了禁养区和控养区后,陆续对禁养区内的猪场进行拆迁或搬迁,导致上市猪肉猪量减少。
四、养殖场户捂栏待涨。近期生猪价格持续上涨,养殖场户对后市猪价比较乐观,受“卖跌不卖涨”心理的影响,养殖户压栏待涨心理较重,进一步加剧了猪源阶段性偏紧的局面。
建湖县畜牧兽医站 韩俊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