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防御持续低温阴雨…
盐城市农业委员会部分…
关于深入开展全市20…
关于盐城农业宣传片制…
盐城农产品营销网网站…
关于印发《关于加强农…
 
帐 户:
口 令:
 
  当前位置:首页 >>> 当前农事
水稻分蘖期病虫害发生趋势和防治技术意见
已阅读次:1430   发布日期:2015-7-22
据7月17-20日各县(市、区)病虫测报站调查情况汇总分析,今年水稻分蘖期主要病虫害有稻叶瘟、二代大螟、二代稻飞虱(白背飞虱、褐飞虱)、二三代灰飞虱等,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如下:
一、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分析
1、稻叶瘟:今年6月上中旬秧池苗稻瘟发生比较普遍,大丰、滨海、响水6月12-15日普查,平均见病田率37.8%,病叶率1.28%。 6月21-23日秧池病田率平均仍达41.53%,病叶率平均达1.51%,大量带有稻瘟病菌的秧苗成为水稻大田稻叶瘟再侵染源。再加上6月下旬以来,降雨持续偏多,气温适宜,十分有利于稻叶瘟的发生,目前大田稻叶瘟发病较为普遍,7月17-20日响水、滨海、建湖、盐都、大丰、东台六县市普查,病田率平均19.24%,病穴率平均2.83%、病株率平均1.15%、病叶率平均0.3%,少数发病严重田块病穴率达100%、病株率达50.35%、病叶率达22.67%。据气象部门初步预报,7月底前仍以多雨气候为主,若不主动用药控制,稻叶瘟病情还将进一步上升。
2、二代大螟:一代大螟主要在蒲、春玉米等田外寄主上产卵、危害,如响水7月6日蒲百株残虫平均2.1头,略高于去年的1.5头,东台7月17日调查春玉米田平均亩残虫为1.91头,与去年相近。但今年早栽的杂交制种上为害也比较明显,如阜宁7月6日剥查,一代大螟平均亩虫量5.6头/亩,虫龄以4、5龄为主。测算分析:全市一代大螟平均亩承担虫量为4.38头,略少于去年的5.34头。据响水、东台、阜宁7月上中旬剥查田外寄主、早栽水稻上虫蛹进度推算,二代大螟成虫羽化始盛、高峰分别在7月14日前后、7月20日前后,预计二代大螟卵孵化始盛在7月22日前后,高峰在7月28日前后,明显迟于常年。二代自然发生程度总体上仍为轻-偏轻发生,但早栽稻田发生程度可达中等。
3、二代白背飞虱:灯下一代成虫最早盐都6月24日始见,比上年迟一天。6月25-26日、6月29-7月3日灯下普遍出现一代白背飞虱成虫迁入小峰,7月11-12日、7月17-18日部分地区又出现成虫迁入,7月20日建湖单日诱虫32头。止7月20日灯诱虫量阜宁达89头,列2005年以来第1位,其余县市均列第8-10位。田间最早阜宁6月24日查见一代成虫,7月12-13日阜宁、东台查见初孵若虫,7月18-20日全市大田普查,平均百穴虫量为15.6头,高于去年同期的5.77头,多数地区以二、三龄若虫为主,还有少量成虫。7月下旬二代白背飞虱卵还将不断孵化,田间虫量还将进一步上升。从现有虫情分析,今年二代白背飞虱发生程度为轻发生。但若今后南方虫源继续补充迁入,发生程度将会加重。
4、二代褐飞虱:一代成虫灯下仅建湖7月17日、大丰7月18日各见1头,其余县市均未诱到虫,始见期比去年迟19天,大田仍未查见。从目前迁入情况分析,二代褐飞虱仍属轻发生,但今年“凉夏”较为明显,十分有利于褐飞虱种群的增长,如忽视防治,将为后期褐飞虱暴发积累虫源基数。若今后南方虫源继续大量补充迁入,仍有重发的可能。
5、二、三代灰飞虱:今年越冬代、一代灰飞虱种群数量均列2004年以来倒数第2位,但二、三代灰飞虱由于前期高温抑制作用一直不明显,田间虫量一直偏高,7月5-7日全市移栽田百穴虫量、直播田亩虫量分别为25.17头、1.3万头,虫龄以二龄若虫、成虫为主,7月14日则分别为29.74头、1.54万头,7月17-20日分别为28.17头、1.26万头,目前虫龄多数地区以高龄若虫、成虫为主。从7月上中旬田间虫龄结构分析,预计三代卵孵一峰在7月22日前后,卵孵二峰7月底前后,随着三代若虫不断孵化,田间虫量还将进一步上升,自然发生程度将达中等。
二、防治技术意见
水稻分蘖期是水稻高氮营养生长期,容易遭受病虫的危害,也是白背飞虱、褐飞虱等迁飞性害虫、大螟等螟虫种群积累的关键期。因此,各地务必坚持“压前控后”争主动的防治策略,从严掌握,全面打好今年以稻叶瘟、二代大螟、二代白背飞虱、二三代灰飞虱为主的水稻病虫防治开局仗,切实压低病虫发生基数,确保水稻安全生长。具体技术要求如下:
1、防治对象:主治稻叶瘟、二代大螟、二代白背飞虱、二三代灰飞虱,兼治二代褐飞虱,挑治白叶枯病、早栽稻田纹枯病。
2、施药适期:用药时间在7月23-25日。
3、药剂配方:⑴每亩选用75%三环唑20克,加60%甲维•杀单可湿性粉剂80克,再加60%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6克或50%吡蚜•异丙威(排头兵)可湿性粉剂50克或30%吡蚜•速灭威40克混用;⑵每亩选用75%三环唑20克,加90%杀虫单可溶性粉剂50-60克,再加10%烯啶虫胺水剂40-60毫升混用。⑶稻桑混栽区:75%三环唑20克,加50%稻丰散乳油100毫升,再加25%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克混用。
挑治白叶枯病:每亩选用20%噻菌茂悬浮剂每亩100克对水喷雾。
防治早栽田块纹枯病:每亩选用15%井冈A·戊唑醇悬浮剂80克或12%井冈A·苯醚甲可湿性粉剂80克或27%噻呋·戊唑醇(金漫穗)悬浮剂20-30毫升或30%正美实苯甲·丙环唑30毫升对水喷雾。
4、施药方法:采用机动弥雾法,每亩对水20公斤,或常规手动喷雾法每亩对水30-40公斤。用药前必须上足水层1寸以上,用药后保水5天,否则对大螟等防治效果不好。
三、注意事项:①白背飞虱、褐飞虱已对吡蚜酮产生极高水平抗药性,严禁单使用。②秧苗叶片有露水或雨水时勿施药,否则防治效果下降。③暑伏高温季节,要避开高温时段施药,并做好身体防护,防止中毒事故发生。④用药后田水严禁直接排入水产养殖区域。⑤蚕桑地区禁止使用沙蚕毒素及其复配剂,同时用药时要避免药液污染桑叶。
主办: 盐城市农业委员会    承办:盐城市农业信息中心      苏ICP备11058691号
电 话: (0515) 88269618 (委办)  (0515) 83709527 (内容)  (0515) 88269529 (传真)
地址:江苏省盐城市文港南路17号   邮编:224002